一、蜂种论述
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别称中蜂、土蜂、中华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因地理分布不同中华蜜蜂还可细分成北方中蜂、华南中蜂、阿坝中蜂、华中中蜂等9个生态类型。
二、形态特征
中华蜜蜂分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型,蜂王体长13~16毫米,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整个腹部呈黑色。雄蜂体长11~13.5毫米,体色呈黑色。工蜂体长10~13毫米,体色有的较黄,有的偏黑。
三、蜂群结构
1、蜂王:蜂王是唯一具备完全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职责是产卵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蜂群秩序,若长期没有蜂王补充新蜂很快会走向灭亡。
2、工蜂:工蜂是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数量少则数千只,多则数万甚至十数万只,负责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哺育幼虫、饲喂蜂王、守卫蜂巢、修筑巢脾等。
3、雄蜂:雄蜂是卵细胞直接发育的单倍体雄性蜜蜂,数百到上千只不等,主要职责是与新出房的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蜂群一般只在分蜂期才大规模培育雄蜂。
四、生活习性
1、群居性:中华蜜蜂是群居昆虫,群体由工蜂、雄蜂和蜂王组成,其中工蜂负责采集食物、哺育幼虫等几乎所有的劳作,雄蜂只负责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死亡,蜂王则负责产卵并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群体秩序。
2、排他性:中华蜜蜂虽然是群居昆虫,但除雄蜂外蜂群之间并不往来,蜂群内部靠特有的"群味"辨别异同,"群味"不同时工蜂将大大出手,同时蜂巢的巢门口也有守卫蜂在防御,他群蜂靠近巢门会被守卫蜂驱赶或攻击。
3、筑巢性:中华蜜蜂是筑巢性昆虫,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需要蜂巢,蜂巢由数张或十数张相对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巢脾构成的,巢脾又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巢室组成,此外蜜蜂修筑蜂巢的材料是工蜂分泌的蜂蜡。
4、分蜂性:中华蜜蜂利用分蜂来扩大种群数量,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富且温度适宜的春季,分蜂时老蜂王和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另觅新址筑巢,原蜂巢则留给即将出房或已经出房的新蜂王,分蜂后蜂群的群势至少会减小一半。
5、储食性:中华蜜蜂是完全以花为食的昆虫,蜜源丰富的季节蜂群会大量采集花蜜和花粉储存在蜂巢中,遇到蜜源匮乏或不适宜出巢采集时蜂群便以储蜜为食,此外中华蜜蜂还能将采集的花蜜酿制成蜂蜜后用蜂蜡封存起来。
五、蜂种特性
1、采集力强: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可采集浓度较低的花蜜,在没有大宗蜜源时意大利蜜蜂要人工饲喂才能维持巢内的正常生活,而中华蜜蜂则可利用零星蜜源来正常繁殖。
2、适应性强:中华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当早春乍暖还寒的时候蜂王便已开始正常产卵繁殖,此时意大利蜂多数还处于越冬期,夏季高温天气时蜂王很多时候也不会停产。
3、抗病性强:中华蜜蜂的抗病性比意大利蜂强,尤其是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能力特别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中华蜜蜂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也容易受到蜡螟的危害。
4、分蜂性强:中华蜜蜂具有极强的分蜂性,当蜂群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自然分蜂,虽然自然分蜂是中华蜜蜂种群繁衍和发展最主要的方式,但对养蜂生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5、容易逃群:中华蜜蜂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容易逃群,这是中华蜜蜂抗逆性强的一种表现,有利于中华蜜蜂种族的生存和繁衍,但中华蜜蜂的这种特性常给养蜂生产带来损失。
6、盗蜂性强:中华蜜蜂嗅觉灵敏且有极强的采集欲望,对蜜源特别敏感,外界缺蜜时蜂场上洒落的蜜汁、他群的贮蜜都会成为窥探对象,其实这也是中华蜜蜂抗逆性强的一种表现。
显示全部
收起
阿坝中蜂是中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原产地在四川省阿坝州,具有抗病耐寒、分蜂性弱、采集力强、能维持大群等优点,已广泛引种至全国各地,尤以华南、西南等地引种最广泛,下面发布时间:2024-04-12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实际上就是中华蜜蜂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原产地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面来看一看发布时间:2024-04-12
阿坝中蜂是中蜂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生态类型,也有学者认为阿坝中蜂已达到独立形成亚种的条件,下面来看一看阿坝中发布时间:2024-04-12
阿坝中蜂是中蜂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生态类型,也有学者认为阿坝中蜂已达到独立形成亚种的条件,下面来看一看阿坝中发布时间:2024-04-12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学名中华蜜蜂,别称土蜂、野蜂等,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了北方中蜂、华南中蜂、阿坝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等9个生态类型,下面来看一看发布时间:2024-04-12
阿坝中蜂是中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原产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生产性能高、耐寒性强、善于躲避胡蜂捕害等优点,已广泛引种至全国各地,下面来看一发布时间:2024-04-12